Search

【讀心書:笑中帶淚又發人深省的教養書《無意良母》】
⠀⠀⠀⠀
先講結論:如果你是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讀心書:笑中帶淚又發人深省的教養書《無意良母》】
⠀⠀⠀⠀
先講結論:如果你是在育兒地獄的父母,或是對於教養孩子有些困惑、但看不下太艱難的教養書籍,這本書真的非常適合帶回家!!
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
這本書的兩位作者, 葉丙成 Benson 是傳說中的生活廢文王.....(欸不是我講成另個身份),葉教授還有個身份是教育界的一盞明燈; 另一個作者賴曉妍,我是透過臉書認識她的,後來兩人默默成為臉友。
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
那時候會加她臉友的原因,就是因為看到她臉書的更新,每一篇都讓我笑死,想到底是怎樣的能力可以從育兒地獄裡的故事提取喜劇的元素,這人簡直寫作天才啊!我不禁想像這是一個多麽有幽默感的媽媽。
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
「笑著笑著就哭了。」我想這大概是每個幽默媽媽的日常。也是這本書最令人激賞的地方。曉妍寫關於與三個孩子的日常,可能會讓許多媽媽心有戚戚焉:被孩子的話和行動,弄得又好氣又好笑,有時候還很感動;但也有心累、疲倦與遲疑自己怎麼做可以對孩子比較好,然後--

⠀⠀⠀⠀
然後也可以對自己比較好,讓自己不會消失。

⠀⠀⠀
要保有自己,是在育兒這個過程中最不容易的事情,不論是保有心靈的平靜,還是保有自己的興趣與工作,讓自己不至於對孩子奉獻出所有自己。

⠀⠀⠀
如此,才不會在孩子離巢時,覺得寂寞覺得冷,忍不住想把他們全部抓回來。

⠀⠀⠀
我看到曉妍,看起來輕鬆的故事中,有幾個與孩子相處的特點:

⠀⠀⠀
📌幽默感,這是最不容易的。
⠀⠀⠀
📌同理心,這也非常不容易,所以孩子能夠放心地和曉妍聊天。
⠀⠀⠀
📌尊重孩子的發展,不把自己的焦慮放到孩子上,在安全範圍與自己能夠承擔協助的範圍內,讓孩子去探索。能在年輕的時候多探索,才有機會知道自己能力的邊界與興趣的所在,對於未來的生涯藍圖也有機會更清晰。
⠀⠀⠀
📌以及,在某些規矩上說一不二,也不負孩子的責任,媽媽可以拒絕小孩,讓孩子自己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⠀⠀⠀
⠀⠀⠀
這些藏在故事中的功力,有時不容易辨識,這時候就要靠葉丙成教授,把這些看起來無形的功力,清楚地說明與分析,讓大家更理解在這些故事的背後,那些面對的育兒問題,笑過去之後,回到自己家裡,我能怎麼做。
⠀⠀⠀
⠀⠀⠀
我最喜歡曉妍的,也是葉教授在書裡有提到的,就是:「爸媽不用完美無瑕」。
⠀⠀⠀
⠀⠀⠀
爸媽會犯錯,有時候也不一定很可靠,還會放牛吃草,趕稿的時候大家就要自立自強。
⠀⠀⠀
爸媽也會有限制,做一些事情並非理所當然,而是因為責任,還有對孩子的愛。
⠀⠀⠀
⠀⠀⠀
印象很深刻,是曉妍在書中提到自己的大女兒對當服裝設計師有興趣,身為媽媽就帶了孩子先去「搜集資料」,不要靠想像、而是要靠現場實地去碰觸,才能更了解這個行業,也可避免只靠想像而理想化、被沖昏頭而一腳踏進去、才發現不適合的狀況。
⠀⠀⠀
⠀⠀⠀
曉妍的這個行動當然讓人印象深刻,但我最喜歡的是曉妍在裡面的用詞類似是:「母女一場」,你有這樣的夢想,我就陪你去了解一下。
⠀⠀⠀
⠀⠀⠀
媽媽不過度負擔孩子的責任,媽媽只是輔助。
⠀⠀⠀
⠀⠀⠀
我很喜歡曉妍的這個態度,這態度出現在很多地方,包含長女要訪問爸爸,但是一直拖延,曉妍看在眼裡,一句話都沒說、也沒提醒。
⠀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
那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,他夠大了,可以自己判斷與負責。
⠀⠀⠀
⠀⠀⠀
所以在這個家庭裡,媽媽可以拒絕小孩,小孩同樣可以拒絕媽媽。彼此的關係是平等而互相尊重的。而如果當你長大的過程,你已經跟看似賴皮的媽媽練就一身拒絕與劃界限的功力,在社會跑跳,你就比別人多了人際免疫力。
⠀⠀⠀
⠀⠀⠀
身為心理師,我真的覺得這超棒的。
⠀⠀⠀
⠀⠀⠀
讀著曉妍與葉教授的書,我一直想起以前高中剛開始住外面時,跟一個和我一樣是獨生女的好友聊天。
⠀⠀⠀
⠀⠀⠀
同樣是獨生女,她非常會做家事,而我什麼都不會,甚至還不知道洗衣服要加洗衣精,認為洗衣機是全自動的應該會自己加洗衣精(這件事還引起當時室友們的一陣驚慌哀嚎,室友表示:「當時我聽到覺得害怕極惹😱」。)
⠀⠀⠀
聊到為什麼有這樣的差異,她告訴我:「因為我媽媽工作很忙,很多時候我得幫忙家務、或是自己照顧自己,不然沒辦法長這麼大的。」她半真半假地說。
⠀⠀⠀
⠀⠀⠀
我想起我小時候,就是屬於我媽再忙都會把我款待的很好、我只需要唸書什麼事情都不用做的那種小孩。⠀
⠀⠀⠀
⠀⠀⠀
各位朋友,讀到這裡就知道問題所在了,慈母多敗兒啊QQ
⠀⠀⠀
⠀⠀⠀
想要知道怎麼當敗父母(咦?)的話,非常推薦這本書,你或許會在笑中帶淚的過程中,獲得一些療癒和新的理解。
⠀⠀⠀
⠀⠀⠀
推薦這本書:《無意良母》
(書籍連結請參考留言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